現在的直播帶貨已經成為電商行業一種新的賣貨營銷方式,并且還在以一種夸張的速度增長著。但由于直播的門檻低流量大這兩大原因,讓許多無良商家和素質低下的主播為了謀取利潤也進入到直播帶貨中。這有讓原本純凈的市場出現了不少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目前直播帶貨中出現的三大問題。
問題一:虛假宣傳
在直播帶貨中,虛假宣傳可以說是那些無良商家和素質低下的主播的常用伎倆。因為直播帶貨是在線上進行的,商家就利用消費者信任主播這一點來夸大產品功效,誘騙消費者下單。碰上這種,到手的實物也許還是和圖片相符的。但是還有一種虛假宣傳則是與宣傳的圖文完全不符,不僅顏色和做工不同,甚至產品的大小都有很大出入。
問題二:售后維權困難
在各大電商平臺,七天無理由退貨已經是業內“潛規則”。但是一些無良的網絡電商卻無視這項規定,不僅沒有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連售后服務也拒絕提供。這讓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受到嚴重損害,這些都表現在網上層出不窮的消費糾紛。
問題三:售賣三無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直播帶貨中的產品價格都非常低廉,但其實這是商家的全套。無良商家假借“省錢”的名義,購入很多三無產品來銷售,這讓很多消費者都中招了,因為他們以為這是他們信任的主播來帶的福利。

造成這三大問題的無良商家也是日益猖獗,而國家為了解決上述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問題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在今年的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岳國軍提交《關于加強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管理的建議》,建議有關部門細化對直播帶貨的監管措施,將直播帶貨納入市場監管正規。直播監管措施如下所示:
厘清不同主題的責任邊界,架起那個對主播的管理。強化平臺的監督管理責任。強化監管責任劃分與協同。建立社會監督體系及誠信評價機制。只有通過有序的直播監管,電扇搞直播亂象才可以得到解決,而簡歷相關法規條例只是撥正直播帶貨的第一步,商家和主播遵守法律法規的同時也要遵守直播底線,這樣才能讓直播帶貨行業長久繁榮的發展下去。